体验准备
- 运行环境:iOS 12.1.4
- 软件版本:1.0.9
- 获取途径:产品圈消息(知乎放出像素级拷贝小红书App),App Store 中搜索“chao”显示相关竞品,需通过搜索“男生种草社区”来获取该应用;
- 一句话概括:CHAO 是一个男生种草社区。我们在这里共同发现好东西,真实好物推荐,潮流狠货亲测亲验。
- 人设:90后,对科技和生活单品有兴趣,价格较不敏感,希望提升穿搭和购物知识储备;
- 初步猜测:
- 首先满足男生对于时尚、科技、潮流信息的好奇心和追捧,围绕话题、物品进行单点、社群交流;
- 展示形式应该有图文、视频,内容上期待看到测评和推荐专题等等;
- 重点考察模块:内容列表、详情页;互动系统;搜索系统;编辑器;
体验过程
- 第一印象
- icon的设计相对《毒》、《识货》,更年轻活泼,红白配色,但少了些许神秘酷炫感;
- 进入App,立刻弹出位置、推送、网络权限许可,中下评;
- 登录模块
- 手机、微信登录:两种方式都需要绑定手机,且无法跳过。考虑到你国相关法规规定,此处前置设置影响不大,但还是有用户体验考虑不周之处,唯一好处是省略了评论、发布两处所作判断;
- 选择游客模式,仅可浏览信息流,但不具备发布、关注、个人主页功能;
- 内容列表
- 完成登录流程,进入内容页。页面为顶部tab,默认打开“精选”tab,双列feed卡片信息流;
- tab共有:关注、精选、生活、穿搭、科技、美食、视频。固定频道不可自定义;
- 内容展示模板固定:大图片+文字 的卡片式设计,下拉刷新,上滑无限浏览,左右滑切换 tab页;
- 该页面基本复制了小红书列表页的结构,包括图片编辑器中的“打标签功能”,考虑到两款App该页面下承担几乎相同的功能和任务,照搬在逻辑上没有太大问题;
- 详情展示
- 点击列表页卡片,进入详情页面。图片多张可滑动,视频自动播放,可选择静音或全屏。文字默认收起,展示一行。详情页还显示“#话题”标签,点击话题进入话题聚合页;
- 值得一提的是,该页下滑可以继续浏览其他内容的详情,也就是说该页面是针对列表的详情瀑布流。通过套用模板,将列表中的内容详情集合在同一页面;
- 猜测:内容列表采用feed、详情页采用瀑布,最可能设计思路,是希望用户的停留时间足够长,浏览数据足够多。一方面对社区和推荐算法有利,另一方面对于冷启动App,收集数据的欲望很更强烈;
- 轻互动系统(点赞、收藏、举报、分享)
- 点赞:列表页可直接点赞,点赞 = 收藏,所有收藏内容在收藏夹可见,权限仅限用户本人;
- 点赞、评论、分享、举报均可在详情页完成,其中点赞、评论、分享显示计数,猜测为帖子热度做加权;
- 私聊系统
- 无私聊功能,仅限用户的双向关注行为;
- 关注可影响:“关注”页动态、“推荐”页动态、“可能喜欢的人”;
- 消息中心
- 红点+推送:点赞、被关注、评论
- 静默:系统通知
- 用户主页
- 头像、背景;
- 两项tab:动态、档案;
- 图文编辑器
- 图片/视频必选,图片可多图,支持简单编辑;
- 文字、标签、话题、位置,为选填;
- 图片自定义tag目前不可点击
- 搜索系统
- 无搜索入口;
- 话题不支持搜索,仅可从详情页进入话题页面,可查看聚合内容,也可在话题页面发表内容;
预期相比
- 功能可以满足用户晒物、资讯交流的基本需求,功能和界面的设计中规中矩,加上应用商店的SEO,推测是知乎在细分领域的一次试水;
- 惊喜之处,无从谈起。图片+ tag 的呈现方式,小红书已经较为成熟,是对社区内容高效分类的方法。社区内容以 ugc 简单晒物为主,受到生产者不多、编辑器功能不完善的影响,专业资讯、干货不多,运营侧的指标还是以发帖、日活等基础数据为主(由官方账号的运营活动推测);
- 体验打折
- 不支持搜索:“真实好物推荐,潮流狠货亲测亲验”,官方slogan只实现了半句。如果说主打女性购物分享社区的小红书,以feed流引导用户消费内容,还算符合人群特性,那么主打男生种草社区,却不支持搜索,有点不符合常理。推测产品初期,重心放在内容生产和展示,对于搜索的优先级不高。
- 图片tag:目前所有图片tag不支持点击跳转,且点击会有弹窗提示“不支持跳转”,明显后续会上线引流相关功能。现阶段单纯的图片tag,对种草、发现好物的效率方面,没有任何帮助;
- 收藏和赞的区别:单纯对内容好感和“种草”是存在差别的。收藏和赞合并,存在零和博弈,要么用户收藏夹内容失控,要么用户需要减少点赞,双方双输;
使用感受
页面跳转、浏览,没有任何障碍,很普适的功能结构和操作习惯,学习成本很低。
“种草”方面,ugc 用户生产了社区六七成左右内容(估算),还有一部分是由知乎内容导流而来。生产者组成决定了当前社区“种草”能力偏弱,“晒物”含量更高。加上未开放搜索,话题页隐藏深,对目的性强的用户,体验不很友好。这倒是符合知乎及其内容调性,展示性偏多,说服性偏弱。
留存、迭代、评价
我在昨天下午发布一帖,一个小时后被编辑加精,随后20个小时收到10个左右赞(收藏)。尝试在两个帖子下留言,10分钟内即有回复,考虑其推广力度,活跃程度尚佳(不是马甲的话)。内容向社区,留存无非考虑两个方面:做好内容、看到内容。《chao》目前仍在第一个方面努力,期待后续的迭代。
猜猜后续迭代方向,按优先级:
- 图片、视频编辑器新特性,bug修复(上传视频会闪退);
- 中后台推荐策略,内容分发规则,依靠算法 or 编辑;
- 厘清收藏夹和赞之间的逻辑关系,可多个自定义收藏夹;
- 图片tag、详情页中导流的设计;
- 话题页露出、搜索功能;
关于评价,仅供参考。绝大部分好评看中的是信息流中素人推荐的可靠性,包括空白领域的知识补充。这些都属于第二部分,看到内容。反过来低分评价,主要是纠结于搜索和分类的问题。
几点想法
“种草”是购物类社群的第一环,从无到有,怎么种下去草,种到哪些人头上,这是《chao》目前需要处理的问题。第二环,也就是拔草的问题,将种草人群转化成拔草人群,甚至在转化为给别人种草,这是一条可以预想的 roadmap 。
是否出身知乎的原因,《chao》对用户行为的设想同样基于“刷”,不露出话题,不支持搜索,提供固定分类下的无限瀑布流。理解为现阶段目标用户并不包括拥有明确购物目的的“已种草用户”,精准服务于接受资讯人群,也与知乎的主力人群较为重叠;
我个人更愿意相信,这是知乎在细分领域的一次“试验”,知识市场冷却之后需要新的方向为其内容创造价值。内容+用户,一站两吃。将来如果《chao》继续存活,相信未必是现今的结构。当然,冷启动阶段在MVP的功能取舍上,还是值得去学习和思考的。